10月20日清晨,白宫东翼的围栏内尘土飞扬。重型机械轰鸣着拆解墙体,喷水车不断洒水抑制扬尘,几扇窗户已被砸碎,裸露出内部结构。这是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一项耗资2.5亿美元的大型工程——在白宫东翼新建一座可容纳近千人的宴会厅。现场画面迅速传遍全美,引发广泛争议:这座国家历史地标正被重新塑造。

这项计划由特朗普在2025年7月首次公开提出,宣称将建造一座“美丽而宽敞”的宴会厅,解决白宫长期缺乏大型室内活动空间的问题。他强调项目资金全部来自私人捐助,包括苹果、微软、Coinbase等科技巨头,政府未动用一分钱纳税人资金。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也确认,工程已“破土动工”,且对公众无财政负担。然而,表面的财政合规之下隐藏着更深层的制度挑战。

一个未经过国会审批、绕开法定规划机构的重大工程能迅速启动,关键在于“私人出资”这一说辞。白宫声称因资金不来自联邦预算,项目无需提交国会审议或接受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NCPC)的审查。法律专家指出,白宫作为国家历史地标,任何结构性改建都应受《国家历史保护法》约束,必须经过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历史保护咨询委员会的评估。尽管白宫表示将“与相关机构合作”,但实际施工已先于任何正式审批程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