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强调,上调关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并将这笔资金用于提升军人薪酬、向农户提供经济支持以及扩大营养援助项目的覆盖范围。2023年,美国确实因提高进口关税获得了约20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行政官员以此作为政策成效的重要佐证,宣称其为国家财政注入了新动力。然而,民众所期待的相关福利并未兑现,承诺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令人困惑。

问题的核心在于“财政支配权”的归属。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征税及公共资金使用的决定权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无权单方面决定税收用途或重新分配财政资源。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仍尝试采取变通手段,比如冻结部分联邦项目拨款,试图将节省下来的资金转移至其承诺的重点领域。但这些举措缺乏国会授权,最终被叫停,导致巨额关税收入虽账面存在,却无法实际动用。

以农业补贴为例,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将利用关税所得对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农民进行补偿。但由于立法机构未批准相关预算安排,该计划始终停留在口头层面。美国农户在等待中承受持续的出口下滑和市场萎缩,损失难以挽回。这一局面凸显出美国政治体制中行政与立法分支之间的深层张力:总统可以做出豪言壮语般的承诺,但在没有国会配合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调动财政工具实现政策落地,结果只能是空头支票。

公众容易忽略的是,虽然2000亿美元看似数额庞大,但相较于美国每年通过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主要渠道征收的数万亿美元收入而言,仅占极小比例。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指出,即便长期维持高关税政策,其所带来的额外收入也只能在短期内略微缓解财政赤字压力,对于扭转日益恶化的长期债务趋势并无实质帮助。换句话说,关税更像是给财政系统打了一针“临时镇痛剂”,能短暂缓解症状,却无法治愈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