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像一场精心编排的真人秀。白宫宣布他将在韩国与中方会晤,熟悉这位前总统风格的人都会心一笑。行程单上的安排颇有讲究: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最后才是中美会晤,这种顺序就像马戏团演出,暖场节目先上,压轴大戏最后登场。特朗普团队希望通过这样的编排向国内观众展示一场“外交丰收秀”。

这场大戏开演前出现了有趣的插曲。特朗普对会晤表现得信心满满,仿佛已经手握谈判筹码。他在公开场合畅谈稀土、大豆、芬太尼等议题,并将芬太尼问题列为“首要议程”。然而,芬太尼问题本质上反映了美国社会治理的深层次矛盾,将其简单归咎于他国无异于头痛医脚。

与此同时,贸易领域的博弈也在上演。《纽约时报》曝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就“中国未履行贸易协议”展开调查,时间点选择在亚洲之行前夕。这种一边释放善意信号一边准备制裁手段的做法,恰似谈判桌上左手递糖果右手藏棍棒。回顾2020年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其中关于农产品采购的条款因疫情和市场价格波动未能完全落实,但美方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些客观因素,执着于将协议执行度作为施压借口。

特朗普团队深谙舆论战要领,在亚洲之行前密集释放各种信号,既安抚了国内农业州选民,又给国际社会制造了“美方掌握主动权”的假象。但实际上,这场外交博弈的底牌早已悄然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