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副总理陈红河在河内会见中国铁路建设企业代表时,当面提出了一个颇为敏感的诉求:在中越铁路互联互通的战略合作中,中国不仅要帮助越南修建跨境铁路,还应当将现代化铁路技术向越南转让,帮助其提升自主建设与运营能力。
这一表态无疑道出了越南在高铁建设上的真实心态——既想借助中国的成熟经验和强大实力推进铁路现代化,又希望通过技术转让避免对中国形成过度依赖。
长期以来,越南国内铁路基本维持法国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米轨系统。维持与中国不同的轨距,曾被越南视作一种防御手段,以应对北方邻国的潜在威胁。但随着中越关系逐渐趋稳,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加之越南在军事实力上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这种“以不同轨距换安全”的逻辑已逐渐失去现实意义。
同时,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纷纷选择与中国合作,修建采用国际标准轨的铁路。这让越南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铁路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与中国“车同轨”。然而,轨距上的统一仅是第一步,如何在铁路建设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才是越南更在意的问题。
陈红河在与中企会谈时,反复强调技术转让的重要性。他甚至在谈及规划中的南北高铁时明确表示,中国企业若要参与项目,不仅要以多种投资模式介入,还必须与越南企业合作,并将关键技术一并分享。
这番话折射出越南的两层考量:
第一,巨额投资的回流问题。 南北高铁预计总投资高达670亿美元,对越南来说是一笔沉重负担。如果项目完全交由中国建设,越南本土企业只能在有限的分包环节中获利,无法借此带动本国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转让和合资合作,越南希望将更多资金和产业链收益留在国内。
第二,未来自主能力的积累。 越南政府深知,若不借此机会引进并消化技术,未来在铁路升级和扩展上仍要依赖外部力量,难以实现独立掌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