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军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囚笼政策”,利用铁路、公路、据点、碉堡等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分割、“扫荡”,根据地面临着面积缩小、物资匮乏、生活困难的巨大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八路军总部为坚决反对投降,振奋民族精神,锻炼抗战军民,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和通讯为主要目的的战役。
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持续到次年的1月24日,陆续参战的八路军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被称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河北各根据地军民在“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下踊跃参战。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正太路为重点的交通总破袭战,使日军华北交通干线全面瘫痪。第二阶段作战重点是扩大战果,拔除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部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主要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保卫根据地。
在这场历时5个月的战役中,河北战场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
战役第一阶段,晋察冀军区部队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破袭正太路平定(不含)至石家庄段,其中中央纵队重点进攻井陉煤矿。八路军部队在矿区工人的指引下,拉掉电闸,剪断铁丝网,越过壕沟,向日军的碉堡冲去。日军的中心碉堡有十几米高,堡墙极厚,上下好几排射孔,机枪疯狂向外扫射。为了攻下碉堡,八路军几个连队的火力飓风般朝着目标扫去。战士们抱着炸药包前赴后继地冲上去,终于把堡墙炸裂。八路军十几杆枪封住日军一个射孔,使其无法反抗。眼看碉堡要坍塌了,战士们一起冲上去同日军肉搏,将敌人全部击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