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将派使团访华有何用意 展现外交平衡术!当韩国总统李在明于8月25日启程访问美国时,一支由“中国通”领衔的特使团正飞往北京。这一时间重叠并非偶然——就在前一天,中韩迎来了建交33周年纪念日,特使团还携带了李在明的亲笔信。此举发生在尹锡悦政府时期对华关系陷入低谷之后,显示出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选择8月24日作为特使团出发的时间点,李在明团队至少传达了三层含义。借助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象征意义,韩国试图缓解尹锡悦时期“萨德”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两国关系重启按下按钮。同时,特使行程与总统访美形成时间上的重合,展示了外交平衡术。在即将与特朗普讨论美韩同盟强化之际,此举既不刺激美国,又向中方展示“不选边站”的务实态度。此外,提前派特使递交亲笔信,也为可能缺席9月3日阅兵式的李在明预留了外交缓冲空间。
特使团成员名单也透露出深意。前国会议长朴炳锡不仅是武汉大学客座教授,还曾六次访华参与高层对话,其“中国通”身份确保了信息传递的精准度。卢泰愚之子卢载宪的加入,则唤起了中韩建交的历史记忆——1992年正是其父任内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这种组合不仅确保了沟通效率,还通过历史纽带强化了情感联结。与尹锡悦政府忽视对华特使外交相比,李在明显然有意展现政策转向。值得注意的是,朴炳锡曾出席2022北京冬奥会,这暗示韩国希望修复被上届政府破坏的对话渠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