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乌克兰称波克罗夫斯克)近期成为俄乌战场的焦点。双方在这里展开昼夜不息的攻防战,俄军使用“郁金香”迫击炮轰击乌军防御阵地,这座小城在炮火中反复遭受破坏。这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红军城位于顿涅茨克北部的交通要道,向北通往哈尔科夫州,向南直达顿涅茨克核心区,周边公路、铁路网络密集,是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度的重要节点。对俄军来说,控制红军城可以切断乌军在顿涅茨克北部的横向联系,为包围乌军主力创造条件;对乌军而言,守住这里能保住通往后方的补给线,防止前线部队陷入孤立。这种地理优势使它从冲突爆发起就成为必争之地。
近期战况显示,俄军正不惜代价突破乌军防线。俄国防部通报称,“中部”集群部队持续在红军城方向发动猛攻,动用“郁金蜜”240毫米迫击炮打击乌军无人机控制点。此外,俄军已向西北方向突击,逼近多布罗皮利亚并切断了两城之间的道路,试图从侧翼包抄红军城的乌军。据俄媒报道,俄军在此区域集中的兵力超过11万人,攻势强度创下近期战场纪录。
乌军则拼尽全力死守防线。乌克兰“亚速”第一军团紧急增援,在红军城周边构筑了多层防御阵地,仅13日一天就击退俄军47次进攻。乌军“第聂伯罗”作战集团发言人特列古博夫否认防线被突破,强调已挫败俄军小股突击队的渗透企图。泽连斯基收到前线报告后,要求乌军“不惜一切代价稳固阵地”,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还增派了预备队和重型装备,显然将这里视为不容有失的防线。
红军城的拉锯战本质上是俄乌对顿涅茨克控制权的生死博弈。这座城市的得失不仅会改变前线兵力部署,更会影响双方士气和国际社会对战局的判断。历史上类似的战略要地往往是战场转折点,如马里乌波尔之战曾深刻影响冲突走向。如今,红军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它的命运不仅是小城的兴衰,更是整个俄乌冲突的微观缩影。在这场持久战中,每一个战略节点的争夺都在重塑战争的未来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