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今日热点头条资讯
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首页 > 新闻

杜祥琬院士:市场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存在认知误区 煤炭“兜不了底” 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10月24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举办“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5”,主题为“十年共识·五年同行”。峰会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在气候治理新格局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行动,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及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杜祥琬院士:市场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存在认知误区 煤炭“兜不了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出席此次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传统能源认知存在局限性。提到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时,常说的“富煤、缺油、少气”六个字实际上忽略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杜祥琬强调,中国人必须认识到煤炭无法长期兜底,需改变“富煤”旧观念,加快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结构转型。

杜祥琬院士:市场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存在认知误区 煤炭“兜不了底” 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杜祥琬进一步解释了“中国富煤”的认知误区。他指出,中国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部分数据为50%),并非储量丰厚。从储采比来看,以当前年开采量计算,中国煤炭储量仅能支撑约40年,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后劲有限”。即使不考虑2060年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中国煤炭的技术可开发量也将面临枯竭。因此,中国需要在合理利用煤炭的同时,为能源结构转型做好准备,不能依赖煤炭维持长期能源安全。

杜祥琬还提到减煤是能源进步的必然趋势,并阐释了“先立后破”的实践路径。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动老房子”,即在没有新的电源之前,不要急于淘汰现有煤电。他认为,当前的煤电需要发挥灵活性调节价值,逐步向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同时要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这需要深度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政策性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同时避免转型不利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来源:凤凰网 编辑:张小花 TT1000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