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军实力消长拐点会来吗!随着中国海军新锐作战力量不断涌现,以及美海军主力军舰加速退役,两国海军实力正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通过梳理中美军舰总吨位的变化,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上周,美国无端对中国船舶加征高额“港务费”,其目的是打压中国造船工业,利用“跷跷板效应”加速本国造船业复苏,核心仍是要确保和增强美国军舰的制造能力。但这种做法真的能有效阻止或迟滞“拐点”的到来吗?除了造船能力,还有哪些因素对中美海军实力变化产生影响?

对于中美海军实力,尤其是军舰总吨位的消长,美国方面早有关注。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行将结束时公布了海军30年军舰建造计划,目标是到2051财年美海军舰艇数量达406艘。然而五年过去,这一计划进展缓慢,“提康德罗加”级主力舰持续退役,下一代驱逐舰DDG(X)面临进度延误和成本超预期等问题,“阿利·伯克”级FlightⅢ批次和“星座”级护卫舰的生产进度同样堪忧。这与美国造船业的衰败不无关系。

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捷克参加防务峰会时表示,中国在造船领域已远远超越美国及其盟友。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克·柴尔兹甚至表示,中国的造船能力整体上大约是美国的200倍。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长期饱受工期延误与成本激增的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