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高额关税触发的全球贸易战争,正让世界经济的每个细胞都在承受压力。7月31日深夜,特朗普签署了一项震动全球的行政令——对近70个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41%不等的关税。新税率将在8月7日正式生效,这是自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美国最激进的关税政策。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称这一天为“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美国进口商支付的实际关税税率已从2023年的1.2%飙升至17%,创下90年新高。
特朗普政府精心设计了一套“分等级惩罚体系”,将贸易伙伴划分成不同阵营。日本、英国和欧盟享受10%-20%的优惠税率,墨西哥则获得暂缓升级待遇。加拿大因外交分歧被加征35%关税,巴西因地缘政治矛盾承受50%的高压线。瑞士更是直面39%的全球罕见税率,被媒体称为“高压电线”。欧盟和日本为换取低税率付出了巨大代价。欧盟承诺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日本则承诺投资5500亿美元,同时开放汽车、卡车和大米市场。一名国际贸易分析师指出,这轮交易本质是将关税压力转化为投资协议筹码,白宫为高额税单预装了谈判接口。
关税风暴席卷全球企业。路透全球关税追踪数据显示,本季全球企业已因关税损失150亿美元利润,相当于每天有1.6亿美元财富被吞噬。汽车业首当其冲。通用汽车净利润暴跌35.4%,单季损失11亿美元;福特汽车从盈利18亿骤变为亏损3600万。三大车企承担的额外成本高达419亿美元,最终都将转嫁给消费者。在消费领域,啤酒巨头Molson Coors因铝材关税,一个啤酒罐成本暴涨15%,预计下半年将额外支出3500万美元。百胜餐饮集团面临涨价后的菜单,美国消费者开始减少外出就餐。万豪国际成为首家因商务旅行需求疲软而下调全年预期的酒店集团,其股价单日暴跌8%。重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遭遇“双重夹击”——进口钢材成本激增6.5%,营收却下滑0.7%。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