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的斯德哥尔摩谈判中,中美代表刚达成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但美国方面很快又开始出尔反尔,一会儿把决定权交给总统,一会儿又威胁8月12日后恢复对华24%的关税。这种反复无常让人怀疑其真实意图。
美国的贸易政策变化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博弈。面对国内通胀高企、供应链紧张和就业压力增大,美国此举是在冒险还是自救?中国则早已做好应对准备,双方较量进入新阶段。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预谋的大棋局。从加拿大到巴西,从印度到瑞士,美国几乎没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经济体,通过高额关税逼迫这些国家坐上谈判桌。这种“闪电战”战略旨在先削弱外围盟友,再集中力量围堵中国。然而,这招在2025年的国际舞台上是否还能奏效,答案并不乐观。
贸易战不仅影响他国,也给美国自身带来伤害。零售商货架空荡荡,农民谷物卖不出去,科技企业市值蒸发,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前财长萨默斯警告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接近50%,特朗普支持率跌破四成。哈佛大学民调显示,74%的美国民众明白最终买单的是他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