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地区再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焦点。美国主导的“肩并肩”美菲联合军演高调展开,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也驶入印太,多国军事力量在南海集结。
面对他国的不安好心,中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进行应对。不仅在外交与军事层面强硬反制,还在区域合作中赢得越南和印尼的战略支持,为破解外部施压提供新契机。
4月21日启动的“肩并肩”军演规模较去年缩减2000人,但仍有1.4万士兵、战机和军舰部署,演习选址吕宋岛及距台湾仅99公里的巴丹群岛,暴露了美国试图在南海与台海制造联动效应的野心。此次演习首次实施“全面战斗测试”,涵盖从计划制定到火力投送的作战全链条,美军陆战队第3濒海作战团快速部署吕宋岛,演练跨岛链机动能力;陆基反舰系统与“堤丰”中导系统构建多层次打击网络,直指南海关键水道。演习将巴拉望岛列为重点区域,并在南海12海里领海以外实施海上联合航行课目,既为菲律宾在南海争议中壮胆,又试探中国的维权底线,企图制造“灰色地带”冲突。此外,澳大利亚和日本等盟友积极参与,英国则以“捍卫国际秩序”为名派遣航母,实则配合美国对华战略围堵。
然而,这种拉帮结派行为本质上是将地区安全议题工具化,服务于美国的地缘政治私利。英国在经济上急于参与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计划,却在军事上高调介入南海,这一双标行为折射出其深层困境。作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首次远航太平洋,英国此举旨在刷存在感,重振“日不落帝国”的余晖。然而,脱欧后贸易边缘化加剧,英国急需寻找新的地缘政治支点,将南海视为展示“全球英国”影响力的舞台。英国需在务实经济合作与意识形态对抗间做出抉择,唯有摒弃冷战思维,回归多边主义框架,平衡安全关切与经济利益,方能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真正维护自身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