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局势紧张之际,7架满载军事设备的军用运输机抵达巴基斯坦。这使得巴基斯坦在当前局势中占据优势,而印度总理莫迪则显得应对困难。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旅游胜地帕哈甘姆发生严重恐袭事件,造成26人遇难,近20人受伤。最初一个名为“抵抗阵线”的武装组织宣称对此负责,但随后撤回声明,使局势更加复杂。印度方面迅速将矛头指向巴控克什米尔的激进组织“虔诚军”,并声称“抵抗阵线”与该组织有紧密联系。然而,巴基斯坦政府坚决否认这一指控,指责印方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进行政治化处理。
袭击事件迅速点燃了印巴边境的紧张局势。据报道,自恐袭发生以来,印巴边境地区已连续三个晚上爆发小规模交火。巴基斯坦防长表示,如果印度首先挑起全面战争,冲突将无法避免。印度方面也迅速调整对巴政策,削减使馆编制,关闭陆路通道,并暂停执行《印度河水域条约》,此举被视为严重挑衅,可能引发新的生态与人道危机。
外部力量的介入迹象逐渐显现。印度媒体报道称,以色列空军的运输机近期在印度国内机场降落,引发了外界对以色列是否准备支持印度的猜测。以色列与印度在情报、军事技术和无人机等领域长期合作,背后还有美国的支持。如果属实,西方阵营的介入将对地区稳定构成新的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