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五大承诺兑现程度如何 百日新政进展解析!截至2025年4月30日,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的“百日新政”中,部分竞选承诺已通过行政手段快速推进,但受制于美国政治体制的复杂性和国内外阻力,许多重大承诺仍未完全兑现。
移民政策收紧是特朗普已经兑现的承诺之一。他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恢复“留在墨西哥”政策,部署国民警卫队至边境,终止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并通过行政令强化驱逐行动。他还签署行政令要求联邦机构仅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并废除多元平等项目(DEI)。
在能源政策方面,特朗普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撤销了拜登政府的环保法规,放宽了化石能源开采限制,取消了电动汽车强制令和排放标准。此外,他宣布扩大石油、天然气生产,重启阿拉斯加能源勘探,并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
政府效率改革方面,特朗普设立了“政府效率部”(DOGE),冻结了联邦招聘,裁撤数万名公务员,并通过技术现代化优化行政流程。
对于部分兑现或推进中的承诺,特朗普计划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但具体执行因审查程序延后;对华关税则推迟至二季度落地,需完成301条款复审。他还成立了“对外税收局”(ERS),但尚未大规模实施关税措施。减税法案由于债务上限争议和共和党内部分歧,立法进程受阻,可能被迫降低减税幅度。TikTok禁令被推迟75天,寻求“国家安全与用户需求平衡”的方案,但最终解决仍需国会配合。
一些承诺受到阻碍或未兑现。例如,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因预算和执法能力限制难以实现,实际执行规模远低于承诺。废除奥巴马医改因共和党内部分歧和民主党反对停滞不前。对华全面加征60%关税因审查流程复杂、产业链转移风险及通胀担忧而缩水。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也进展缓慢,外交谈判未有突破。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延续了“高开低走”的特点:通过行政手段快速推进标志性政策(如能源、移民),但深层次改革受制于政治极化与分权制衡。其兑现率约30%-40%,显著高于第一任期的20%,但核心承诺(如减税、对华关税)仍面临不确定性。这一结果再次凸显美国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矛盾——总统个人意志与利益集团、宪法框架的持续博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