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今日热点头条资讯
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首页 > 新闻

特朗普为何频频强调一直在与中国联系 关税施压下的对话策略

特朗普为何频频强调一直在与中国联系!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将全球贸易体系推向新一轮不确定性。该政策以“零和博弈”思维为核心,试图通过单边关税施压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然而,在政策落地前后,特朗普多次释放中美领导人通话信号,甚至在社交媒体暗示“迫切希望会面”。这种“关税施压+对话暗示”的矛盾策略,与他在《交易的艺术》中提出的“创造事实”谈判理念高度契合。接下来将从政策背景、谈判策略、战略意图三个维度剖析特朗普政府在关税与通话之间的战略博弈。

特朗普为何频频强调一直在与中国联系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包含三个核心层面:国家层面的基准税率、商品层面的税率匹配、非关税壁垒的量化折算。根据白宫2025年4月2日发布的行政令,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20%关税、对日本征收24%、对越南征收46%、对中国征收34%,同时设定10%的全球最低基准税率。这一政策突破了WTO框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试图以“一刀切”方式重构全球贸易规则。从经济学视角看,该政策严重违背比较优势理论。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国,本应通过进口巴西等国的低成本咖啡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对等关税”要求美国对巴西咖啡豆加征9%关税(巴西对美咖啡豆现行税率),直接推高美国消费者成本。这种逆市场规律的干预,本质是特朗普政府将国内产业保护需求凌驾于全球效率之上。

“对等关税”政策面临三重合法性质疑:法律依据存疑,白宫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和《国家紧急状态法》(NEA),但这两部法律主要用于制裁和紧急状态应对,与关税调整的常规经济政策属性不符;WTO规则冲突,WTO争端解决机构已裁定美国2018年钢铝关税违反规则,此次“对等关税”进一步突破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计算标准模糊,非关税壁垒的量化折算缺乏统一标准。例如,美国将欧盟增值税制度视为“贸易扭曲”,但增值税作为间接税,其实际负担由消费者而非出口商承担,这种归因方式遭到欧盟强烈反对。执行层面,关税税率匹配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以中美贸易为例,美国对华关税清单涉及6000余项商品,税率从7.5%到25%不等,而中国对美关税税率因商品类别差异更大。若按“对等”原则调整,需逐项重新谈判,这在操作层面几乎不可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来源:Leo张大志 编辑: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