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命运似乎已经尘埃落定,背后是国际博弈中的权力暗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巴黎会议上提出的停火方案看似和平,实则是一纸分赃协议,让人怀疑美国是否真的为乌克兰考虑。
该停火框架要求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虽然保留加入欧盟的权利,但实际上是将乌克兰置于束缚之中。更严重的是,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被美方正式承认,这使乌克兰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此外,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移交也令人震惊,这座电站占据乌克兰发电总量的25%,成为经济命门。美国试图通过掌控这一资源施压乌克兰。
泽连斯基拒绝承认对克里米亚的占领,认为这违反乌克兰宪法。他一边捍卫国家主权,一边面临西方同盟的压力。泽连斯基试图拉拢特朗普寻求支持,但特朗普嫌弃其不配合,将其视为停火的罪魁祸首。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语气强硬,认为泽连斯基的反抗只会让和平更加遥不可及,并警告乌克兰要么接受现实,要么继续失去更多。
从历史角度看,世界强国在处理小国事务时往往不顾其生死。雅尔塔会议中,几个超级大国不顾波兰意愿直接划分区域,如今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的利益交织,小国的善后变得轻松。美国急于结束冲突,为其更为宏伟的目标铺路。特朗普可能急需停火来补救之前的外交失策,重心转向中国,争取在与中国的经济战中显示更强态势。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停火正好为他腾出手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