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突发重大安全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这起血案震动全国,印度安全部队立即展开大规模追捕行动,试图将作案人员缉拿归案。然而,在尚未查清凶手身份、事件真相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便直接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断言此次袭击为“跨境恐怖活动”,并声称幕后主使就是巴基斯坦方面。
印方不仅发出强烈谴责,还迅速启动一整套“报复机制”:切断与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共享、关闭边境通道、暂停巴基斯坦公民签证、驱逐驻印巴军方代表,甚至让正在沙特访问的总理莫迪紧急结束行程,火速回国坐镇。这一系列高调反应,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印度政府早有准备的“反击预案”。
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事件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高调表态“全力支持印度”。此举不仅引发外界哗然,更令印巴局势进一步升温。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为何如此急迫地“站台”印度?特朗普不顾事态尚无定论,火速表态支持,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深层意图?
没搞清楚谁干的,美国却抢先选边站
首先,帕哈尔加姆袭击案仍处于调查初期,印度尚未提供任何确凿证据证明巴基斯坦参与其中。按常理,作为全球最强调“法治程序”的国家,美国应当秉持中立立场,呼吁各方克制、等待调查结论。然而,美国总统却在事件曝光后几小时内便发表声明,无条件力挺印度,直接将“跨境恐袭”这顶帽子扣在巴基斯坦头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