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宫突然上演了一场“关税数字游戏”的反转剧情。
4月15日他们官网发布的“事实清单”里,一句“中国面临最高245%关税”的表述被媒体抓住不放,瞬间引爆舆论。
结果不到24小时,白宫又紧急澄清,说245%关税只针对注射器和针头这一个品类,其他产品维持145%税率。
这场自己挖坑自己填的闹剧,把中美贸易战的荒诞性推到了新高度。
一、关税数字背后
所谓245%关税的计算方式堪称“数学鬼才”:125%的对等关税叠加20%的芬太尼危机关税,再加上301条款下100%的最高税率,三项相加得出这个夸张数字。
但实际上只有注射器和针头“享受”这个待遇,其他产品税率从7.5%到145%不等。
这种“关公战秦琼”的算法,连美国企业都看不下去——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直言,这就是拿税率当政治表演道具。
更讽刺的是,这个数字游戏的始作俑者正是白宫自己。
他们一边在官网吹嘘“关税战胜利”,一边用模糊表述制造恐慌,结果被媒体放大后反而砸了自己的脚。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故意玩这种文字游戏,本质是转移国内矛盾——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超1.2万亿美元,只能靠制造外部威胁来掩盖经济烂摊子。
二、美方内部的权力角力
这场闹剧背后是白宫内部的激烈博弈。
财长贝森特取代强硬派纳瓦罗主导贸易政策后,明显在踩刹车:先是暂停对多国的“对等关税”,接着豁免电子产品关税,最近又承认关税“不可持续”。
这种转变源于现实压力——美国科技企业因高关税成本飙升,苹果手机售价被迫提高200美元,英伟达每季度多支出数亿美元,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让步。
但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让政策充满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