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命脉必须抓在中国手里 中方掌握议价权。原定于去年年底开工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因各种原因拖延至今。近期,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上表示,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方案并不现实。
在中国与国际能源博弈中,中国展现出越来越强的主导权意识。中俄能源合作的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许多人好奇,为何这条天然气管道谈判了六年仍未确定路线。主要原因是经济账和中国对能源安全主导权的宣示。
自2019年底西伯利亚力量1号建成以来,2号管道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最初考虑的路线是途经蒙古或哈萨克斯坦。最终,双方决定采用途经蒙古的方案。然而,蒙古近年来与美国加强军事和稀土合作,可能对管道构成威胁。此外,蒙古要求高额过境费用和低价购气条件,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中方希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能在2030年后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与卡塔尔签订了27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并扩大了与中亚各国的合作。相比之下,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因巨亏68亿美元,迫切需要中国大量采购天然气以弥补失去西方市场的损失。因此,中方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