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高举关税大棒,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美国的关税政策短期内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将是一个“强大的催化剂”,可以加速中国的技术进步及其与国内市场的融合。一名中方经济官员表示,这不仅促使中国加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建设能力,还将有力推动构建全方位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
特朗普上任后肆意挑起全球关税战,引发市场巨震和国内恐慌。在过去短短两周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化频繁:先是对全世界挑起关税战争,在全球股市巨震后又突然暂停“对等关税”90天,并多次上调对华关税。中国坚决反击,宣布提高对美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并指出美方畸高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如继续,中方将不予理会。
《南华早报》指出,面对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2020年,中国推出了“双循环”战略,旨在增强国内生产和消费能力,以抵御未来冲击。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杨大利认为,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可能拥有“相对有利的时间窗口”,因为其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加剧美国通胀。
中方经济官员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充分认识自身的处境,有能力弥补与美国的差距。相比之下,特朗普团队虽然精力充沛,但缺乏执政经验和驾驭全球事务的能力。这名官员还指出,过去美国愿意引领世界前进,但现在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正在退缩,但这将极其困难且代价惨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