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今日_全国热点资讯网(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今日热点头条资讯
头条才是今日你关心的
首页 > 新闻

美国关税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 经济学逻辑下的反复横跳

美国关税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 经济学逻辑下的反复横跳。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关税一直被视为扭曲市场、降低效率的负面因素。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只要它存在,它就是扭曲了市场,降低了效率。”另外有人质疑:“关税本质上不就是在对美国公司‘加税’吗?”以及“你们上台时承诺要减税,可关税并非外国公司支付,而是由本国进口商缴纳的。”

面对记者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提问,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显得措手不及。几天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联邦政府同意免除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进入美国后的“对等关税”。已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申请退款。苹果、英伟达、微软等美国企业股价因此上涨,似乎验证了记者的观点:收关税实际上是在给美国公司加税,是利空;反之则是利好。

美国关税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 经济学逻辑下的反复横跳

卡罗琳在被问住当天还埋怨记者挑战她的经济学知识,并表示后悔给了记者提问的机会。然而,随后特朗普又宣布暂缓征收关税只是程序性措施,最终将对这些科技产品征收不同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政策的反复引发了混乱与困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迟早的事。特朗普及其团队未能理解关税的本质,却试图用它来“让美国再次伟大”。

关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管辖权”时代、重商主义时代和多边贸易时代。从朴素的观点来看,关税体现了国家对领土和经济活动的管辖权。汉文帝时期,中国历史上首次利用关税表达政治态度,通过取消关津限制促进了关东和关中地区的经济交流,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美国关税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 经济学逻辑下的反复横跳

进入大航海时代,重商主义盛行,关税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工具。各国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企业,同时通过退税和补贴鼓励出口。英国这样的殖民帝国尤其擅长使用关税确保宗主国利益。重商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国家财富总量固定,国际贸易是一场零和博弈。这种观念至今仍以各种形式影响着现代关税政策。

美国关税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 经济学逻辑下的反复横跳

全球化和多边贸易时代,关税看起来更加“友善”,许多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关税政策,旨在帮助后发国家并促进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这实际上也是双赢策略,因为不发达国家往往工业能力较弱,主要出口原材料,而工业强国则擅长加工这些原材料再出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来源:吴晓波频道 编辑: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