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试飞已成常态,但当这款六代机被拍到超低空飞过马路时,外界依然感到震撼。欧洲“Bulgarian Military”网站用“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来形容这种惊讶,并认为之前对歼-36的评价太低。
按照该网站的说法,之前虽然猜测歼-36可能是兼顾战斗机和轰炸机使用特性,但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以战斗机为主。毕竟按照中国空军惯例,用“歼-XX”命名的机型都是标准的战斗机。然而,歼-36的庞大身躯比歼-20还要大,这种规格的战斗机凭借独特气动布局,在高空超音速巡航不难,同时还能在低空飞行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巧,这非常罕见。
SR-71是美国冷战期间发展的科幻装备,也是少数跨入3马赫门槛的量产型载人装备。除了速度外,SR-71的灵活性极差,无法满足战斗机需求,因此F-22A和F-35仍围绕超音速性能设计。歼-36大胆放弃垂尾,采用大三角翼承载高空高速性能需求,外界估计其甚至能在1.5马赫维持长时间超音速巡航。再加上更进一步的隐身水平,足以实现跨代作战。这次资料流出前,没有人敢想其低空操作如此流畅,成飞确实展示了非凡的技术实力。
超低空飞行仍然是规避对手雷达的关键手段之一。不存在仅凭隐身性能硬冲对手雷达网的做法,各国都在寻找被发现概率最低的路线进行穿透打击,即使是B-2A也不例外。歼-36本身还有战斗机定位,低空和近距机动是硬性指标。如果之前有人认为歼-36只是类似F-117A的验证型号,现在则可以确定其是彻头彻尾的主战装备,两者有本质区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